同志们:
非常高兴参加2009年全国农机推广站长会,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刚才,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丁翔文站长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全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对明年的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次会议内容丰富,各地的交流材料准备充分,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把这次会议开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为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2009年,全国农机化系统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强农惠农政策的拉动下,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高涨,购置先进机具的意愿持续增强,农业机械化呈现快速发展局面。突出表现在:
--农机装备总量增长明显。预计2009年末全国农机总动力将达到8.75亿千瓦,同比增长6.4%。农民购置补贴机具意愿向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谷物收获机、大中型拖拉机等高性能、新领域机械集中,装备结构进一步改善。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分别达1480.8亿元、144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7%、22.8%,企业经济效益全面回升。
--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预计全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超过48%,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春耕期间,机耕、机播作业水平分别达到58%和37.1%,较去年分别提高2.7和1.5个百分点。“三夏”期间,小麦机收率84%,较去年同期提高近2个百分点;夏玉米机播率75%,较去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三秋”玉米机收、水稻机收和小麦机播率预计分别超过12%、54%、82%,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2个、4个和2个百分点。
--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农机跨区作业由小麦机收向玉米机收、水稻机插和机收等领域拓展。“三夏”期间,全国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44万台,比上年增加2万台。早稻收获期间,投入早稻联合收割机21万台,其中参加跨区作业的有15万台,比上年增加2万台。“三秋”农机化生产投入机具总量预计达到2800万台套以上,较2008年增长7.7%。大力开展集中会战与有序流动相结合的农机抗灾减灾作业,在抗旱浇灌小麦、抢收小麦、稻田排涝等抗灾减灾作业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弥补了部分地区水利设施不足的问题。此外,除主要粮食作物外,马铃薯、畜禽养殖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等各个领域机械化生产也呈加快发展态势。
(二)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为实现农机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农机化技术推广是农机化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然途径,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各级农机推广机构紧紧围绕农机化发展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不断推进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和新设备推广力度,在实施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落实购机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水稻机插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水稻机械化栽植水平仍然很低,为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部在水稻产区建设了145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县。2009年,全国新增水稻机插面积1100多万亩,达到6000万亩左右,机械化栽植水平比去年提升了3个多百分点,达到16%。从总体上看,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在水稻产区示范全面启动,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9年全国机动插秧机增加近4.3万台,增长32%,保有量超过20万台。所有的水稻产区都已展开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主产区技术示范推广范围不断增加。
--油菜生产机械化试点开局良好。去年秋冬种以来,农业部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精神,全力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试点工作。启动了油菜生产机械化试点项目,在长江流域10个油菜主产省建设了20个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带动全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试点项目涉及农户22万户,地方政府配套资金523万元,带动农民投入资金1932万元,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各有关农机企业研制开发各种油菜直播机具、育苗移栽机具和油菜联合收获机械取得重大进展。
--玉米机械化收获取得较快发展。目前,全国玉米收获已基本结束,机械化收获发展迅速。今年全国共投入玉米联合收割机近8万台,机收水平达13%,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尤其是主产省呈现出加速的发展势头,山东省机收水平超过50%,比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河南省、河北省机收水平超过20%,比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全国今年新增玉米收获机3.3万台,增长了70%;其中山东比上年增加1.44万台,增长幅度是前两年的总和;河南比上年增长1万台,保有量达1.46万台,增幅215%。
- -保护性耕作已发展到新的起点。全国保护性示范县总数达到累计建设256个部级、315个省市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项目共涉及到300多万户,实施面积突破5300万亩,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达到1.3亿亩,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面积达到2.5亿亩,分别比去年增加23%、3.1%、25%。目前,全国保护性耕作项目省累计拥有免耕播种机达29.8万台/套,拥有其它保护性耕作机具47.54台/套,分别比去年增加26.7%和13%。
--农机化技术培训亮点突出。1—7月份,全系统共培训新购机农民46.2万人次,培训各类农业机械化人才271.5万人次,为农机化技术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全面启动,预计全年培训农机使用和维修人员11万人。特别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步伐继续加快,全国共举办各种保护性耕作培训班约2500期,培训农民30多万人次。
分析今年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形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二是投入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大幅度增加,推广、科研、教育等项目资金逐年扩大;三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工成本已普遍高于农机作业成本,农机化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四是农机社会化服务、合作化经营破解了家庭承包小规模经营与机械化大生产的矛盾;五是农村劳动力继续向非农产业转移,机械作业市场空间持续扩大,农民对农机应用的需求迫切。
但是,在农机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有些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发展的质量还不高、配套农具少、标准化程度低、人才缺乏或技能水平不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滞后等方面。对于这些问题,在我们今后工作中必须引起高度关注,既要通过发展来解决,也要通过解决问题来促进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农机化健康快速发展。
二、技术推广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是农机化工作的核心或者是核心业务,在农业机械化事业全局中占有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农机化是用先进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的过程,同时也是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载体。农机化技术推广不仅包括农业机械技术,而且还包括农艺技术,是农业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因此,农机化技术推广既是“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化”的重要保障。农机化技术推广是把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器”,是促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连通器”,是持续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的“加速器”。建设现代农业,破解制约农机化发展的难题,促进农机农艺结合,主要靠推广的途径来实现。
第一,农机化技术推广是改善农机装备结构的需要。近几年,国家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农民购买农机积极性高涨,如何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实现速度和效益、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改善装备结构,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益,关键在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只有把质量高、性能好、机具配备合理的先进适用农机装备介绍、示范、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实际中去,发挥农业机械化的最大效用,才能改善我国农机装备结构。
第二,农机化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需要。当前,在粮食作物中的只有小麦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玉米收获、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水平仅为13%和16%,一些作物由于生产环节劳动强度太大已经影响到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一方面有农机装备技术不过关等方面的问题,另外也有农艺与农机的方面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我国传统的育种目标、种植模式较多注重高产,较少关注主要作业环节中的机械适应性,导致机具开发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制约了一些生产环节机械化。解决农机化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需要我们各级农机推广机构理清思路、加大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形成部门联动,开创性地去推动。
第三,农机化技术推广是保障农机安全生产的需要。农机技术推广的大量工作是人员培训。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既影响农机的使用效果和经营效益,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是实现农机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条件。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机数量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要发挥好农民积极性,还要保护好农民的权利,更要保障农机安全作业。只有做好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让农民使用好、维护好,减少事故隐患,才能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第四,农机化技术推广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机化技术推广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农业劳动力和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当前,随着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等要求,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不断涌现,迫切需要使这些先进技术尽快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对加快推广节油、节水、节肥、节种、节药等机械化技术,推动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保护耕地资源、提升地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进农机节能减排,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另外,农机化技术推广也是加快健全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总的来说,农机技术推广是事关农机化发展全局的大事,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三、扎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农机化管理部门和推广机构要认真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因地制宜地推进关键环节、重点作物和重要时段的机械作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力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不断提高农机具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明显提升,粮棉油糖等大宗作物耕种收和植保、灌排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
(一)抓好农业机械化重点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快普及应用主要粮油作物种植、收获等环节机械化技术,积极推广棉花、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重点做好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深松、化肥深施、水稻育插秧、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玉米收获、薯类收获、高效植保和旱作节水等主推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是农机化系统的一项长期重要的技术推广工作,明年随着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的启动实施,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提升到一个的新层次。此外,要多渠道争取投入,进一步拓展农机技术推广服务领域,促进设施农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等装备技术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重点农时季节的生产技术指导。各地要按照农业部 “三夏”、“三秋”农机作业技术要点要求,紧紧围绕今冬明春的技术推广重点,搞好服务,抓好春耕备耕、“三夏”、“三秋”等农机化作业的重点时节的生产技术指导,大力推广适合本地区实际特点的农机化技术,扎实提高主要农作物、重点生产环节的农机化作业水平。同时,要加强对推广情况的统计、分析、总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要加强宣传,广泛宣传农机化的技术优势和增产效果,为推广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积极稳步推进农机基层推广体系改革和发展。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改革力度,加强机构、队伍、运行机制和条件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乡镇或区域性农机推广站。做好农机推广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既要着眼当前,还要谋划长远。对内要创新服务体制和机制,增强服务能力;对外要加强与农业系统的联合与合作,为农机化技术推广拓展空间,加强融合与交流,切实解决好农机化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强学习,掌握与农机化技术推广有关的种子、栽培、植保等农艺方面的知识,转变推广观念,丰富推广内涵。
(四)加大投入,增强技术推广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利用好农机化主管部门实施的购机补贴、保护性耕作、优粮工程及水稻机械化示范项目等中央及地方资金项目,积极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服务,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加强能力建设,积极争取投入,完善服务功能,健全服务设施,不断增强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最后,希望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发挥好在全国农机推广系统的“龙头”作用,更加主动自觉地围绕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大局,科学谋划,积极工作。要切实加强总站自身建设,继续在人才队伍、业务能力、思想作风建设等方面,发挥好对全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同志们,今年以来,在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和推广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农业机械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基本能够实现年初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为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0年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希望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和推广机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早谋划、早安排、早准备,扎扎实实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和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的各项工作,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刘宪在全国农机推广站长会议上的讲话)
|